关于“感恩教育”的思考

日期:08-27作者:网友整理人气:15我来说

导读:

  关于“感恩教育”的思考

  在重庆云阳的一个乡镇小学。学校地处大山深处,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据说,这些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心理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自卑、柔弱、孤僻、叛逆等等,学校便搞了场“关爱明天感恩励志思想道德教育大会”,由西部教育促进会的一位叫唐川的老师主讲,主题为“热爱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生命”。

  演讲报告持续两个小时,从报告题目就可一窥其空洞乏味说教训导的面目。后面那个男孩子,袖子长长拖下来遮没了小手的小孩子,这么漫长的说教估计听都听傻了,呆滞僵硬如一具“绿色小僵尸”。

  那女孩子,扑通跪倒在父亲面前,哭喊着“爸爸,我错了,你原谅我吧!”据说连喊九遍。全场掌声雷动。

  不知何年何月由何方神圣发起,神州大地兴起了一股“感恩教育”风尚。女儿上高中时,李阳去过她所在学校,明明是为推销英语教材和英语培训,偏要以“感恩教育”来进行道德绑架——他的“感恩”营销模式是:你不买他的教材就是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就是对不起父母。现场领着学生齐齐下跪,跪老师,跪父母,莫非天地君亲师都要跪一遍?场面听来实在不堪。当然另外的说法是“现场效果很好”,口号震天,眼泪齐飞,书碟销售火爆。

  我问女儿:“你也跪了?”心中有很大的惊动,朗朗乾坤,难以想象我心爱的孩子在一个陌生人莫名所以的煽动下当众下跪。男儿女儿膝下都有黄金。我这个当妈的永远、永远不需要女儿跪下来感激我。

  女儿说:“没有,我逃掉了这场讲座。”

  松了一口气。

  “感恩教育”这四个字,恰如这块神奇土地上发生的诸多古怪物事,透着一股可疑的气息:感恩,还要“教育”吗?感激,不应该是人们内心深处自发涌出的一种情感?是人性自然而然的流露,无需强求,不可强求,因为强求的爱不是爱,强求而来的感情就不再是感情。

  父母养育孩子,老师教导学生,此中固有慈爱辛苦劬劳,但都是出于自由意志下的选择,是人伦天性或职责所系,没有必要预设、拔高为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

  再说,就算施惠于人,旋即便以恩人自居,伸手讨要恩情,此种行径,君子不为吧。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最初也只是狐疑,反感,冷眼旁观“感恩教育”是如何挠到一些成年人的痒处,貌似让他们很爽的样子。

  但是,这张云阳图片让我出离愤怒了!可怕啊,这是公然摧残小孩子的灵魂,愚弄他们的精神,凌辱他们的尊严!如果你相信每个孩子都和成年人一样有心灵生活,这样的“教育”大会,就是让孩子们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自动奉上自己的小灵魂,供作恶的成年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践踏!

  让孩子们呆滞局促变成站着的小僵尸尚不够,还要让他们哭泣着跪下!

  那个女孩子,不过九岁,能犯下什么滔天大罪,需要在上千公众面前跪倒于父亲面前,且泣且喊地忏悔?——不过是父亲瞩她到地里拔几棵白菜下面条,她跟小伙伴一起看电视入迷忘了拔菜,父亲骂她,她心中不舒服就顶了几句嘴,父亲一怒之下打了她一巴掌。父女俩为此赌气不说话。

  多大的事啊!小孩子贪玩,很好理解啊,你不也有上网忘了干正事,或者老板布置下任务没有及时完成的时候?被骂了回两句嘴,不是最正常的反应吗?难道你指望一个九岁孩子在父亲的责骂面前,能像下属对老板一样点头哈腰立刻承认错误?9岁孩子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商好不好,她还停留在按照真实本性来反应的阶段。父亲打了她一巴掌,父亲已然错了,他太粗暴。两人赌气,当然应该当爹的先张口啊,成人与孩子间发生争执,永远应该是成年人给孩子找台阶下。理由?因为你是成年人啊,你当然应该多扛一点。孩子还没有足够的心理调节能力,她扛不起。

  明明是父亲不对,对孩子又骂又打,这个“感恩教育”的后果,却是让9岁孩子在大庭广众下以罪人自居,求得宽恕!

  据报道,讲到“感恩老师”时,唐老师一边放起了舒缓的音乐,一边让学生们回忆一下,有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做过对不起老师的事。在“感恩父母”环节,唐老师让学生们低下头,想想从小到大,父母做过的让自己感动的事,自己让父母伤心的事,全场再次哭成一片…… 接着,唐老师向学生们连抛3个问题:你们做过错事吗?你们爱自己的父母吗?你们想求得父母谅解吗?

  啊,成年人,教育者们,你们以为你们是谁?你们是神吗?在孩子与成年人的相处中,成年人不去反省自己犯下的错误,反而要求弱势的孩子去忏悔、检讨、自责,然后感恩。强势的一方在要求弱势的一方感恩。多么荒诞的现实,多么扭曲的思维!这不是凌辱践踏是什么?竟然冠以“教育”之名大行其道。我们的教育就真的无能无力到这个地步,可悲可耻到这个地步?

  “感恩教育”是一种极权思维。成年人是天神一样的存在,小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由他们拿捏、塑造。他们完全意识不到孩子生命中所蕴藏的新生的力量,却要用自己腐朽的气息去脏污孩子们的灵魂!

  还有那哭泣,那掌声……这是“教育者”们最爱炫的两样东西,他们鼓励用掌声来迎接哭泣。孩子,连同他们的泪水,都成了“教育”的道具。要我说,让泪水归泪水,掌声归掌声吧,泪水,人类最私密的感情,忧伤凝结的珍珠,柔嫩如小豌豆,因脆弱而美好。掌声在泪水面前,只会显得粗鄙。所有私密的、心灵的东西,珍贵的情感,一旦通过扩音器大声喊出,被掌声曝光,就失去了它最迷人的质地。

  云阳这些被教导着要感恩的孩子还有个身份:留守儿童。

  真是一个沉重得拎不动的话题。一个孩子来到人世,就像被抛在一个险象环生的丛林,父母是他们与外部丛林的第一道防线,最重要和最坚固的屏障。但留守儿童早早失却了这个屏障。本应承欢膝下的年龄,父母却远走他乡,孩子感情寂寞,心灵无依,他们的人生以残缺始,心灵的平安付诸阙如。

  看过一个留守儿童自杀的报道。那孩子十一二岁,非常懂事。从牙牙学语起就一次次目睹了父母的离去,他后来一过完年就主动帮爹妈收拾行装,因为明白自己拉不住父母出去打工的脚步。这懂事的孩子在某年春节前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你们不能在28号这天到家,我就会让你们后悔。”

  父母这天没能到家,这个孩子也果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吊死在一棵树上,让父母悔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