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中英文对照在线阅读(含古文原文译文注释点评)第15章31~35

日期:12-25作者:网友整理人气:290我来说

导读: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31)

  子曰:“吾日不食,夜不,以思,益,不如也。”

  The Master said, "I have been the whole day without eating, and the whole night without sleeping; occupied with thinking. It was of no use. The better plan is to learn."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①,终夜不寝②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今译】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毫无收益,不如去学习。”

  【注释】

  ①尝:曾经。食(sì):吃。

  ②寝(qǐn):睡觉。

  【评点】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应该并重。学,是思的原料、基础。原料必须经过加工,但没有原料,也就无从思索。

  本章开始用“吾尝”二字,说明这句话是孔子自己的经验。孔子的话,大概是对那些思而不学的人说的。思而不学不仅“无益”,而且很容易想入非非,结果一无所获。胡适认为,老老实实地学习,这是孔子做学问的功夫。他说过:“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32)

  子曰:“君子道不食。耕也,在其中矣;也,在其中矣。君子道不。”

  The Master said, "The object of the superior man is truth. Food is not his object. There is plowing - even in that there is sometimes want. So with learning - emolument may be found in it. The superior man is anxious lest he should not get truth; he is not anxious lest poverty should come upon him."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①。耕也,馁在其中矣②。学也,禄在其中矣③。君子忧道不忧贫。”

  【今译】

  孔子说:“君子谋求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作,未必不挨饿;学习知识,则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忧道学不成或不能行,不担忧贫穷。”

  【注释】

  ①谋道:追求道德。道:真理,道德。

  ②馁(néi):饥饿。

  ③禄:做官的俸禄。

  【评点】

  此章是讲修身与学习的目的。为了谋食而去耕作,未必不挨饿,而通过修身、学习所得到俸禄是否就是修身和学习的目的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心目中的“道”,实际是孔子的人生理念,包括仁民爱物、礼乐文化、为政以德、修省躬行等内容。需要指出,孔子所说不谋的“食”、不忧的“贫”,是就君子个人生活而言,并不是全社会都不要发展经济。在治国方针政策的层面上,孔子也是一贯主张“重民”、“富民”的。

  理是社会规范、道德要求及其内化;欲是人的感性欲望。理与欲的关系怎样协调,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人们在价值追求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理”和“欲”的对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表现了对理性追求的注重。谋道是追求理想,体现了理性的追求,谋食是感性欲求。在谋道、谋食之间,孔子更重视前者。

  随着儒学的正统化,理性优先的原则也不断地被强化,而感性的欲求则常常受到压制。到宋明理学则强调天理人欲之辨,把理与欲的对立推向了极端,最终导致“以理杀人”。理与欲的极端对立,另一方面则导致理的虚伪化。理的虚伪化,对人的精神是一种腐蚀,使一些人常常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满足不可告人的目的。封建时代的官绅阶层,大多是“满口听仁义道德,满肚的男盗女娼”,说一套,做一套,没有稳定的人格操守。

  人作为社会的存在,既是理性的存在,又是感性的存在。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完全从口体之欲出发,追求物欲享受,无疑算不上一个高层次的人。但是如果追求某种同人的感性欲望截然对立的理,又会导致对人的感性欲望的抑制,而脱离人性的理无疑是一种抽象的、玄虚的教条。所以说,理与欲无疑需要某种平衡和协调,究竟怎样达到,正是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思考。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以之,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以之。之不以,未善也。”

  The Master said, "When a man's knowledge is sufficient to attain, and his virtue is not sufficient to enable him to hold, whatever he may have gained, he will lose again. When his knowledge is sufficient to attain, and he has virtue enough to hold fast, if he cannot govern with dignity, the people will not respect him. When his knowledge is sufficient to attain, and he has virtue enough to hold fast; when he governs also with dignity, yet if he try to move the people contrary to the rules of propriety - full excellence is not reached."

  【原文】

  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②,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③,未善也④。”

  【今译】

  孔子说:“靠聪明才智得到了官位,不能用仁德守住它,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丢失它。靠聪明才智得到了,也能用仁德守住它,但不用庄重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百姓也不会敬服。依靠聪明才智得到了,也能用仁德守住它,又能用庄重严肃态度去治理百姓,但不能用礼仪来教育,那也还不够完善。”

  【注释】

  ①知:同“智”。

  ②庄:庄重。莅(li):到,临。这里指从事治理百姓的工作。

  ③动之:教育百姓。动:动员,教化。之:代指百姓。

  ④善:完善。

  【评点】

  此章孔子在讲为政之道,特意拎出知、仁、庄、礼四个字,认为这些是临国莅民(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必要条件。全章三句话,却是三个层次,给人以层层递进的感觉。

  从政治上看,孔子强调爱民、使民以时、使民以礼,是为了缓和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从政治伦理出发,则是承认和确认老百姓人格尊严,要求为政者也要尊重老百姓的人格。应当说,孔子对为政者的这点政治期望是不为过的,对为政者要求是最起码的。以现代眼光视之,这点同样适用于当今的为政者。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The Master said, "The superior man cannot be known in little matters; but he may be intrusted with great concerns. The small man may not be intrusted with great concerns, but he may be known in little matters."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①,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②。”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让他承担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承担重任,却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注释】

  ①小知:从小的地方去考察。小:作副词用。知:动词。大受:委以重任。大:作副词用。受:动词。

  ②小人:此指常人,一般人。

  【评点】

  本章也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由此可见,观察人必须从大处着眼。孔子认为,对君子不可以在平常小事上,用世俗眼光去观察他,理解他,因为他们不会耍小聪明,更不会自我表现,推销自己;他们是大根大器,可以委以重任。小人恰巧相反,他们在小事上可能做得出色,其特长往往会超过君子,可在关键时刻,就顶不住,经不起严峻考虑,所以不能委以重任。

  汉末,刘备领荆州牧,任命庞统为来阳县令,因没干好被免职。东吴鲁肃知道后,致书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刘备找庞统谈话后,“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他后来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可见,君子可以委以重任,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如果让他干小事,那也实在太委屈,并且浪费人才。本章孔子的话,体现了他使用人才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思想。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35)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蹈而死者矣,未蹈仁而死者也。”

  The Master said, "Virtue is more to man than either water or fire. I have seen men die from treading on water and fire, but I have never seen a man die from treading the course of virtue."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①。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②,未见蹈仁而死者矣。”

  【今译】

  孔子说:“人民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对水火的需求。我见过溺水蹈火而死的,却没见过为实践仁德而死的。”

  【注释】

  ①甚:超过,胜过。

  ②蹈(dǎo):踏,踩。引申为追求,实践。

  【评点】

  此章孔子勉励人们去实践仁德。孔子认为仁德比日常生活中的水火更重要。没有水火,大不了是个死;没有仁德,就要丧尽人性,不成其人了。“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庄子•田子方》)

  生活里有蹈水火而死的,有投水自尽,有举火自焚,却不曾见到由于实施仁德而死于非命。孔子为此深为感叹。孔子为了提高学生对仁德的认识,他把仁德与水火进行比较,指出仁的重要性,并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鼓励学生追求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