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中英文对照在线阅读第2章1~5(含古文原文译文注释点评)

日期:12-25作者:网友整理人气:281我来说

导读:

  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节)

  第二章为政篇(1)

  子曰:“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星共之。”

  The Master said, "He who exercises government by means of his virtue may be compared to the north polar star, which keeps its place and all the stars turn towards it."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

  【今译】

  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位置上不动,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注释】

  ①为政以德:即“以德为政”,状语后置,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以:介词,用、拿。②北辰:北极星。即小熊座星。极星移动很慢,所以古人错觉地认为极星不动。③所:处所,位置。④共(gōng):同“拱”,围绕,环抱。

  【评点】

  “为政以德”是《为政篇》的纲领,以下各章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为政以德”包括以下四个具体原则:①端正自身原则,犹今之以身作则,这是正人的前提;②节用爱民的原则,节用是修已,目的是“以安百姓”,爱民的政策措施是爱惜民力,务民本业;③清廉不贪原则,这是仁政的内在要求;④取信于民原则,即要求为政者对民众信实不欺。这是孔子对为政者殷切的政治道德期望,在政治文化上至今仍有现实的历史借鉴价值。

  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第二章为政篇(2)

  政: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邪’。”

  The Master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are three hundred pieces, but the design of them all may be embraced in one sentence - '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原文】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

  【今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注释】

  ①《诗》三百:《诗经》实有305篇,孔子说“三百”,只是举其整数。②言:名词,这里是“一句话”的意思,有时作“一个字”讲。

  【评点】

  孔子概括《诗经》的主旨是“思无邪”,并非讨论《诗经》本身,而是指出为政与文学的关系,用诗教来陶冶人的思想。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教育的育德作用。因为它并不注重诗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强调“诗言志”,是注目于诗的思想感情。他认为,“诗”的作用:①激发道德情感;②观察风俗盛衰;③增进相互情谊;④批评政治得失;⑤还可获得一些自然知识,即“鸟兽草木之名”。春秋时代人们对《诗经》的理解重点,不在诗的本事本义,如《八佾》篇第八章,子夏和老师讨论《诗经•硕人》这样一首描写女性的诗篇,竟和礼义教化联系起来,那么表现男女爱情的诗,也可以与礼仪教化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既然这样,孔子说《诗经》“思无邪”就并不偏颇了。它代表了整个时代对《诗经》的评价。

  《诗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所以先王用诗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第二章为政篇(3)

  子曰:“道之以政,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之以,有且格。”

  The Master said, "If the people be led by laws, and uniformity sought to be given them by punishments, they will try to avoid the punishment, but have no sense of shame. If they be led by virtue, and uniformity sought to be given them by the rules of propriety, they will have the sense of shame, and moreover will become good."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④,齐之以家,有耻且格⑤。”

  【今译】

  孔子说:“用法律命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整齐统治人民,人民可以被动遵守而避免犯罪,但不知道廉耻是非。用道德教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齐感化他们,人民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

  【注释】

  ①道:同“导”,引导,教导。政:政策法令。②齐:整齐,统一,整治。刑:刑法,刑罚。③免:避免。无耻:不懂的为什么会耻辱,即不会明辨是非。④且:而且。⑤格:此处作“归服”讲。《礼记•缁衣》有“夫民,教之以德,齐心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格心”与“遁心”相对成文,一归服,一逃遁。

  【评点】

  孔子“道之以德”主张,构成了他的“德治”理论。“德治”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孔子和儒家是“德治”的倡导者。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很大的优点,就是特别重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治理的根本作用。怎样才能赢得民心,获得百姓的真心拥戴呢?孔子认为光靠严刑峻法是做不到的,那只能使百姓害怕,却不能使百姓从内心里拥戴你。要真正获得百姓拥护,必须靠“德治”,即所谓“以德取心”、“以德服人。”

  儒家的治国论始终具有泛道德主义色彩,其弊病是往往把道德问题政治化和忽视法律建设,其优点是对领导集团有一种全社会的道德舆论监督,能使道德水平低的为政者树立不起光辉的形象。

  第二章为政篇(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七十而心所欲,不矩。”

  The Master said, "At fifteen, I had my mind bent on learning. At thirty, I stood firm. At forty, I had no doubts. At fifty, I knew the decrees of Heaven. At sixty, my ear was an obedient organ for the reception of truth.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what my heart desired, without transgressing what was right."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③,六十而耳顺④,七十而从心所欲⑤,不逾矩。”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十岁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懂得“礼”,已具有对于社会的变化和人生的道路的应变能力,六十岁听人谈话能明辨是非,七十岁顺从心里所想的去做,不会越出规矩了。”

  【注释】

  ①有(yòu):同“又”,“十有五”即“十五”。②立:有自立,成立等意思,引申为说话做事有独立见解,能立足于社会。③知天命:简言之,谓之“知礼”;细言之,则是指对社会变化和人生道路的应变能力。④耳顺:听人谈话能明辨是非,能谛听逆耳之言。⑤从:随。逾(yú):超越。矩:规矩。

  【评点】

  本章是孔子自述70岁以前的人生规迹,有求学,立身、明道的回顾。写出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到自由,循序发展的过程。

  “五十而知天命”的“知天命”,简言之,谓之“知礼”;细言之,则是指对于社会的认识和体察,对于社会变化和人生道路的应变能力。获得这种自觉意识,便可闻事物而“耳顺”,处事而“随心所欲,不逾矩”。那种完全从宗教神学观念或机械论出发,把孔子的“天命观”等同于“宿命论”的看法,以及把它解释为“自然发展规律”,都不免偏颇,都缺乏全面、动态的分析。孔子这种“知天命”思想,在中国古代反映着人类理性和智慧的觉醒,标志着我们的祖先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孔子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张一生学习并无愧地为社稷江山贡献一切。这种少有所学,长有所立、壮有所成,老有所为的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代代相勉的格言。

  这篇总结性自述昭示人们:①“志”最为要紧,立定志向,脚踏实地去做,才能成功。②孔子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天生圣人,自己的知识是学而知之。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求得发展。2555年前的孔子,给我们树立了“终身”进德修业的榜样。

  第二章为政篇(5)

  孟懿子孝。子曰:“。”樊御,子告之曰:“孟孝於我,我曰‘’。”樊曰:“何也?”子曰:“生事之以;死葬之以,祭之以。”

  Meng Yi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 The Master said, "It is not being disobedient." Soon after, as Fan Chi was driving him, the Master told him, saying, "Meng-sun asked me what filial piety was, and I answered him, - 'not being disobedient.'" Fan Chi said, "What did you mean?" The Master replied, "That parents, when alive, be serv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that, when dead, they should be buried according to propriety; and that they should be sacrificed to according to propriety."

  【原文】

  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

  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④,事之以礼⑤;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今译】

  孟懿子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不违背周礼。”

  樊迟为孔子赶马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不违背周礼。’”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按周礼侍奉他们;去世了,要按周礼为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祀他们。”

  【注释】

  ①孟懿(yì)子:复姓仲孙,亦即孟孙,“懿”是谥号。鲁国大夫,出身于“三桓”(鲁国政权掌握在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手里,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合称为“三桓”之一的孟孙氏贵族。

  ②无违:不要违背。无:不要,亦作“毋”。

  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通称樊迟,鲁国人,孔子弟子。御(yǘ):驾车。古代学生为老师驾车,是执弟子礼节之一。

  ④生:活着。

  ⑤事之以礼:即“以礼事之”的倒装。事:奉侍。

  【评点】

  善事父母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从大的方面看,这包括事生、事死两个方面。

  本章写孔子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孝的精神本质在于对父母的敬,那么如何用行动表达或表现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强调的是,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孔子言孝,与礼紧密联系起来。如果真照《礼记》的《内则篇》与《祭义》所载去做,其必恭必敬、战战兢兢之态度与仪则,就可用之以敬拜任何宗教所信奉之神明。因此说,从孝有崇拜之超人偶像和祭拜仪式来讲,孝,显然具有宗教性。不过,它又不同于基督教和佛教,其崇拜对象是有宗法性,较多过问人事而具人文性的祖宗神。因此,从孝之宗教哲学社会意义来看,孝是中国人的宗法性、人文性的宗教。